2017年选秀重评,费城与萨克拉门托的逆袭之路,芝加哥的遗憾抉择

2017年NBA选秀曾被寄予厚望,但八年过去,当球迷与专家回望这一届球员的生涯轨迹时,会发现命运的齿轮早已悄然转动,一些球队凭借精准的眼光奠定了复兴基石,而另一些球队则因决策失误至今深陷泥潭,本文将以2025年的视角,重新审视这场选秀的赢家与失意者。

选秀背景:天才与风险并存的一届

2017年选秀大会开始前,球探报告将马克尔·富尔茨视为状元大热,朗佐·鲍尔和杰森·塔图姆紧随其后,这一届新秀的成长路径远比预期复杂:有人因伤病陨落,有人从替补席逆袭成为巨星,更有人通过交易彻底改变了联盟格局,费城76人与萨克拉门托国王被视为最大赢家,而芝加哥公牛的决策则成了经典反面教材。

费城76人:豪赌与耐心的回报

76人用状元签选中富尔茨时,曾引发广泛争议,尽管富尔茨因罕见的“胸廓出口综合征”缺席大量比赛,最终被交易至魔术,但76人的成功并非依赖于单一选择,他们在首轮第25顺位选中来自芬兰的劳里·马尔卡宁,随后将其作为筹码换得吉米·巴特勒,这笔交易虽未直接留住巴特勒,却为后来签下托比亚斯·哈里斯和构建恩比德-马克西双核奠定了基础。

2017年选秀重评,费城与萨克拉门托的逆袭之路,芝加哥的遗憾抉择

更关键的是,76人管理层在选秀夜的操作展现了长远眼光,他们通过次轮签选中后卫谢克·米尔顿,后者在2023年季后赛成为奇兵,76人已连续六年稳居东部前三,2024年更闯入总决赛,富尔茨的遗憾并未阻碍球队崛起,反而印证了“过程”哲学的胜利——积累资产与灵活调整同样重要。

萨克拉门托国王:低顺位淘金的典范

国王在2017年选秀中并未拥有高顺位签,但他们用首轮第5号签选中德阿隆·福克斯,用第10号签(通过鹈鹕交易)选中扎克·柯林斯,后续又将柯林斯送至开拓者,换回哈里森·巴恩斯等拼图,福克斯的成长远超预期:2023年当选最快进步球员,2024年率队终结16年季后赛荒,并入选最佳阵容二阵。

国王的成功还体现在次轮操作上,第34顺位选中的弗兰克·梅森三世虽未长期留队,但球队通过后续交易获得未来选秀权,最终用于2022年换取凯文·赫尔特,福克斯与多曼塔斯·萨博尼斯的组合使国王成为西部劲旅,而2017年选秀正是这一切的起点。

芝加哥公牛:一步错,步步错

相比之下,公牛的管理层在2017年犯下致命错误,他们用首轮第7顺位选中劳里·马尔卡宁,但未能给予其足够成长空间,2018年,公牛将马尔卡宁交易至骑士,仅换回小拉里·南斯和次轮签,马尔卡宁后在爵士成长为全明星前锋,而公牛得到的资产迅速贬值。

更糟糕的是,公牛同期用第16顺位选中贾斯汀·帕顿,后者因伤病仅代表球队出战9场便淡出联盟,错过后续如OG·阿奴诺比(第23顺位)等优质侧翼,直接导致公牛近年来锋线乏力,2024年,公牛仅以32胜50负位列东部第11,重建之路遥遥无期,若当年保留马尔卡宁或选中阿奴诺比,或许德罗赞与拉文的组合早已突破季后赛首轮。

2017年选秀重评,费城与萨克拉门托的逆袭之路,芝加哥的遗憾抉择

其他球队的得失

  • 波士顿凯尔特人:用探花签选中杰森·塔图姆,并通过交易获得额外首轮签(最终选中罗伯特·威廉姆斯),塔图姆已成为MVP候选人,绿军的操作堪称教科书级别。
  • 洛杉矶湖人:用第27顺位选中凯尔·库兹马,其后来成为交易安东尼·戴维斯的核心筹码,助力2020年夺冠。
  • 金州勇士:第38顺位选中乔丹·贝尔,虽未长期效力,但作为2018年冠军成员贡献了能量。

选秀重排:历史与现实的碰撞

若以2025年的成就重新排序,前三顺位将是:

  1. 杰森·塔图姆(原第3顺位)
  2. 德阿隆·福克斯(原第5顺位)
  3. 多诺万·米切尔(原第13顺位)

马尔卡宁与阿奴诺比将进入前十,而富尔茨因伤病掉出乐透区,这一重排进一步印证了76人与国王的成功并非偶然——前者通过交易化风险为机遇,后者以福克斯为核心坚持长期规划。

2017年选秀的遗产远不止于球员个人成就,它揭示了球队建设的核心逻辑:高顺位签需匹配长期耐心,低顺位签需敏锐眼光,而交易灵活性往往比选秀顺位更重要,当76人与国王享受着选秀红利时,公牛的教训仍在刺痛风城球迷,或许,这就是选秀的魅力——它不仅是天赋的竞技场,更是智慧与运气的试金石。

标签:

绿衫军主场再下一城!小托马斯53分神迹撕裂奇才防线
暂无